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南医健康>医疗常识

医疗常识

痔疮出血怎样辨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6日 点击数:
摘要:

  一位给别人看了一辈子病的医学专家当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时悲痛地说:“我要是早对便血引起重视,就不会这样了”。事实上,两年前在他刚出现便血时如果不当痔疮去治,而及时做相应检查,及时手术,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结果。

  其实,又何止这位医学专家,这样的教训临床还有许多,许多人都认为便血只不过是痔疮,忍忍或用点药就过去了,没必要去“大动干戈”。

  便血是不下数十种肛门及消化道疾病的信号,我们可以根据便血的方式、多少、颜色及伴随症状综合分析作出自我判断。

  痔疮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这种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呈点滴而下,也有喷射而出,出血量可大可小,便后自止,有些还呈现出一定周期性。一些患者在排便用力怒挣时,有小肿块由肛门内向外凸出,但无肛门疼痛。

  肛裂也可以出鲜红血,滴出或手纸擦血,但与痔疮不同的是常在排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肠道肿瘤中,直肠癌由于位置较低,其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但大多在血中或便中混有粘液和暗色血块,并伴有恶臭,呈持续性。在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根据这些可以初步与痔疮加以区别。

  直肠息肉,儿童便血多由这种疾病引起。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量少,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息肉生长到一定长度可随大便脱出肛门外。

  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便血,此类大肠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成年人多见。

  此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肠伤寒、肠结核、肠套叠等,也会有便血的症状发生。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胶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等,都会出现便血。但在这些疾病中,便血仅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因此,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录入:admin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