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

医疗常识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

作者:妇科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点击数:
摘要:

一、子宫内膜癌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典型症状,仅有不足5%的患者在诊断中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被发现。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异常阴道出血:实际上为异常子宫出血,大部分发生于绝经之后,出血量可多可少。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重要的临床表现,而且绝经后阴道出血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提高。若年龄>70岁,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约达50%,但是绝经后的阴道流血并不一定都是子宫内膜癌所致,一些良性病变可同时可以导致类似症状,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对于尚未绝经的患者,可以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间期出血等。
(2)阴道排液:通常是子宫内膜肿瘤渗出或继发感染所致,可以表现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而就诊的子宫内膜癌生长于子宫腔内,感染概率相对于子宫颈癌要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在后期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
(3)下腹痛:若肿瘤累及子宫颈内口,导致引流不畅,形成子宫腔积血或积脓,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可引起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疼痛多发生在肿瘤的晚期。晚期患者因癌组织侵犯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4)其他:少数广泛转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出现贫血、体重下降、发热、腹胀等恶病质表现。
子宫内膜癌可能导致的症状很多,每个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以上所列举的各种临床表现并不是子宫内膜癌所特有的,但出现这些症状时,也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要忽视这些“预警信号”,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当患者合并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月经稀发或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保健品时,如果出现月经的异常,特别是较长时间的阴道出血,务必尽快到有资质的医院就诊,以便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我还没到30岁,月经不规律,是不是患了子宫内膜癌呢?
年轻且月经不规律不代表女性患了子宫内膜癌,但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在妇科门诊,经常可以遇到主诉为月经不规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月经量时多时少等。尚未绝经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出现类似的症状,所以医师在接诊这一类患者史,年龄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子宫内膜癌主要钟情于绝经前后的女性,只有3%~14%发生于40岁以前。所以对于年轻患者出现月经不规律可引起警惕,但也不必过于担忧。
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律的常见原因如下。

(1)卵巢功能失调,即内分泌失调,俗称“功血”。在最新的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分类中,由于卵巢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被称为AUB-O,是年轻女性月经不规律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排卵性和无排卵性。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为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工作紧张、环境改变等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表现为月经异常,以月经周期和经期改变多见。一般经过调整生活方式、舒缓工作压力、均衡膳食结构及规律生活节奏,多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并恢复正常月经。个别需要借助于调经等药物治疗。
(2)  子宫或卵巢的良性器质性病变,如常见的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瘢痕、憩室等,一般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完善B超或宫腔镜检查可以得出诊断。
(3)服用某些激素类的药物或放置宫内节育器,也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4)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都有月经紊乱的可能。
虽然年轻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也并非不可能。根据文献报道,最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可低于20岁。所以,慎重提醒各位年轻女性,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关注自己的月经情况。但出现月经紊乱时,不要轻易的归因于内分泌紊乱,而应该尽快咨询专业的妇科医师,必要时进行B超或宫腔镜检查,以尽早明确月经紊乱的原因,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并针对病因进行恰当的干预和治疗。

录入:妇科通讯员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