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美食、健康一样不少,快乐过中秋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节日期间无论是居家休息还是外出游玩,都要注意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在这个充满温馨与喜悦的节日里,大家享受节日美食的同时,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饮食的贴心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
1. 控制吃月饼的量
中秋佳节,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月饼含有较多的油脂和糖份,基本属于高糖、高油、高能量的“三高”食品,吃多了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等慢性病人的病情,甚至诱发一些疾病的急性发作。糖尿病人也不要觉得吃无糖月饼就万事大吉了,正规厂家生产的月饼虽然满足无糖食品标准,但月饼本身由面粉制作而成,而且即便不添加甜,月饼的各种馅料,也会有果糖、葡萄糖,肆意吃同样会升高血糖、血脂,对病情不利。慢性病人群、老年人以及儿童尤其要注意少吃月饼,每天不要超过50克。健康成人也不要多吃,每天最多100克,毕竟吃多了会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
2. 海鲜不宜过量
中秋期间正是海鲜出产丰富的时期,海鲜虽美味,但不能多吃。在吃海鲜的时候,尽量不要喝啤酒,酒中的乙醇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同时啤酒本身还含有很多嘌呤,大量吃海鲜并配上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吃海鲜时也不要喝浓茶,茶中含有的鞣酸易与虾蟹中的蛋白质结合,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引发食物中毒。食用大闸蟹一定要蒸熟煮透,不要吃生蟹、死蟹,以防止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3. 多吃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节日期间应尽量减少大鱼大肉、烧烤油炸的饮食方式,多吃些果蔬,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深色蔬菜最好占到蔬菜总量的一半,不用果汁代替鲜果。此外,中秋正值深秋,秋季食养尤其应选择甘润养肺、滋阴润燥类的食物,如雪梨、甘蔗、香蕉、荸荠、芝麻、核桃、百合、银耳、萝卜等。
4. 饮酒须限量
节日少不了喝酒助兴,但过量的酒精会造成肝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损伤,酒精还会影响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个健康成人的酒精摄入限量——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换算成具体的饮酒量大概是这样:拿男性举例,25克酒精相当于高度白酒1两/啤酒750毫升/低度白酒一两半/红酒半斤。大家记住这几个数,自觉限量饮酒。同时注意不要空腹饮酒、不喝急酒、不饮闷酒、别混着喝、喝酒时不吸烟。烟酒双管齐下产生协同效应,两害相加会增加对肝脏和心血管系统的伤害。
5. 切勿暴饮暴食
节日里难免美食诱惑,但也要及时控制住自己,饮食有节,按时就餐,过于饥饿或暴饮暴食都有可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最好吃到七八分饱。暴饮暴食会破坏肠胃、胰、胆等消化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脏病等。
6. 适当运动 促进能量消耗
享用过丰盛的餐食之后,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运动,以促进能量的消耗,例如餐后散步、太极拳等,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能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让节日过得更加愉快和充实。
7. 最后
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群,如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更要注意饮食安全和营养搭配。婴幼儿和孕妇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但也要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老年人则要注意食物的软硬适中、易于消化,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总而言之,在这个团圆与欢乐的节日里,在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和安全,合理安排饮食,适量摄入各类食物,保持营养均衡,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