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吃了消炎药能献血吗?
吃了消炎药能献血吗?
最近经常会碰到献血者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吃了消炎药,还能献血吗?”
“吃完消炎药后不能献血”听起来合理得像吃了头孢不能喝酒,喝完酒不能开车,但其实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连“消炎药”究竟是什么,都迷迷糊糊,一知半解。
今日南小编解读消炎药与献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红霉素、沙星类药物等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其实……
消炎药=止痛药=退烧药=消肿药
布洛芬、扶他林(外用)、阿司匹林、芬必得、弗洛比芬、酮基布洛芬,这些都是“NSAID 消炎药”!
2011年,原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中有相关的规定。
6.1.18条款规定,“某些药物使用者,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镇静催眠、精神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既往或现有药物依赖、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者,包括吸食、服食或经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等途径使用类固醇、激素、镇静催眠或麻醉类药物者等”不能献血。
6.2.11条款规定,“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5d者,不能献单采血小板及制备血小板的成分用全血。”
最后,来说说普遍被误解的“消炎药”与献血的问题。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依乐韦)等和抗菌药物本身并不是延期献血的原因,其所治疗的疾病可能是推迟原因。如果经过抗菌药物治疗要延期至完全康复2周或停药1周,这主要是考虑感染的康复期而与药物本身无关。抗病毒药物如作为预防而没有任何感染症状,可以献血。
所以说,吃完药物之后能不能献血,并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就要弄清楚消炎药与抗生素的区别。如果实在不放心,那么在献血之前要向工作人员询问清楚,如实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
目前全省各地血库库存情况较为紧张,期待您走上街头的献血屋,参与无偿献血拯救有需要的人。也希望大家能在寒冷的天气里,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