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2025为艾发声”——艾滋病诊疗医护菁英沙龙第一季系列会第一期在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顺利举办
2025年2月21日,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承办的“2025为艾发声——艾滋病诊疗医护菁英沙龙第一季系列会-第一期”在南医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八院、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佛山市各兄弟医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艾滋病防治与管理的前沿问题,为提升区域艾滋病防治水平贡献智慧。
会议由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感染科李永春主任主持,特别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凌雪梅、陈谐捷、刘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湛镰、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李劲等业内知名专家进行主题分享及病例讨论。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吕海韵主任也对南海区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会议伊始,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辉致辞,表达了医院对本次会议的重视及对参会嘉宾的热烈欢迎,期待各单位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艾滋病诊疗。
其后由来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艾滋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周惠玲教授主持,吕海韵科长汇报了南海区2024年艾滋病防治情况,指出全区HIV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新报告病例数有所下降,但同性传播比例上升。南海区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治疗成功率、病毒载量检测比例各项指标均位居佛山市前列,但30天内抗病毒治疗比例仍需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及老年人感染人数有所增加,是重点筛查人群。
随后, 黄湛镰教授以“HIV耐药与优化管理策略”为主题,深入探讨了HIV耐药机制、耐药突变分类及检测方法。他指出,耐药是艾滋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依从性管理是耐药防控的关键。黄教授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了耐药管理策略,包括优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药物等,并强调了耐药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接下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赵志新教授主持,陈谐捷教授分享了HIV耐药的三大因素(病毒、ART、患者依从性)及其危害,呼吁大家重视耐药性,提出合理选择 ART 是应对耐药的关键。陈焰主任和李智勇主任主持,刘波及李劲教授通过分享HIV耐药病例的诊疗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听众对HIV患者抗病毒的优化管理理解。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东省艾滋病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凌雪梅主任则从全省视角出发,介绍了广东省2024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她指出,全省治疗覆盖率已较前突破,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8%左右,其中佛山市南海区在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方面表现突出,但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检测量不足,需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凌雪梅主任呼吁加强多部门协作,优化管理流程,提升重点人群的检测与干预力度。
讨论环节,由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李红教授主持,与会专家(高明区人民医院-杨敏英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第六医院罗村分院何鼎淳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第六医院王翀医生、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黄勇医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简医生)围绕扩大检测范围、优化管理流程、耐药管理与治疗策略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多部门协作,通过精细化管理、个体化治疗和持续监测,进一步提升防治水平。会议还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包括扩大检测与重点人群干预、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耐药管理与治疗策略优化等。
会议最后,南海区人民医院李永春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南海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策略。他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和建议,并表示医院将继续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推动多部门协作,提升区域艾滋病防治水平。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海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区域内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未来,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共筑艾滋病防治新防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