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心血管手术后,医生开出“运动处方”:只歇不动没用!
很多人打小就知道
运动是件好事
除了心脏病人!
因为“心太软”
本身就经不起折腾
进过一次医院再也不敢作
但是南南得要“唱反调”了
做了心血管手术
心脏康复也不能偷懒落下!
近日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
成功开展心肺运动测试(CPET)
为患者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让康复更安全、更高效
助力患者重获“心”活力!
01
心血管术后康复
运动是良医
“许多患者认为做完心血管手术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心脏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林仲秋指出,“心血管手术术后,患者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其中运动康复是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科学的心脏康复可以降低心血管手术术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然而,运动康复并非盲目进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南医心脏康复中心
心肺运动试验精准评估
医生开出“运动处方”修复心脏
42岁的贺大哥正值壮年,却因“反复胸闷”入院治疗。令人惊讶的是,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他竟患有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这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长期吸烟史是导致他早发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入院后,贺大哥成功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了堵塞的血管。然而,术后他仍反复出现胸闷症状,活动耐力也明显下降。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胡大哥的心肺功能,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医生建议他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
CPET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血压、呼吸气体等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疾病严重程度。
在医生的指导下,贺大哥进行了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试验。结果显示,他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明显低于同龄人,提示运动耐力较差。同时,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心肌缺血的改变,这也解释了为何他术后仍会感到胸闷。
根据CPET结果,医生为贺大哥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计划。建议他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时间,最终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02
心脏康复的“精准导航”
心脏康复是全面心脏病防治管理的大趋势,而CPET在心脏康复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评估心肺功能,制定个体化运动 处方: CPET可以客观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为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CPET指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可以帮助医生识别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监测康复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CPET可以动态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脏康复中心配备心脏功能检测系统
03
运动康复前进行全面评估
当然了,虽然运动是良医,但有病的人和没病的人,其心功能是不同的,运动的方式、频率、时间都会有所不同。
心脏医学中心林仲秋主任提醒,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前,心脏康复中心会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CPET,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也要遵循以下运动康复准则: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放松。
👉运动康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
👉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不要因为自己年轻
就忽视心血管问题
一定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多运动,定期进行体检!
「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心脏医学中心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心脏医学中心由一区、二区(含CCU)及三区(含心脏大血管外科)组成,是中国胸痛中心、佛山市唯一标准版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学科。
这是南海首个心脏医学中心,整合了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拥有一支“内外兼修”的心脏救治团队,打造心脏内科介入手术(含综合介入、微创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及心脏外科手术救治于一体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能独立开展目前国内95%的心脏手术,心血管微创介入手术量位居佛山前三、南海第一。
中心引进了“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二级教授、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宾建平教授作为心脏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另外还引进“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廖禹林教授,以及心内科李波博士、张彤博士,心脏血管内科重症医学戴波博士、心脏外科邱风主任医师等多名高层次人才,配有近百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护心”队伍。
目前,中心能覆盖心血管内科、心脏血管外科所有常见病和危重病,真正实现了内外科专业资源互补,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中心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术、心律失常介入术、冠脉手术为三大王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