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呼吸科成功开展支气管镜下精准介入治疗大气道肿瘤,让患者畅快呼吸
陈大爷几年前被确诊肺癌晚期,原本经过积极治疗后日常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但近1月来反复出现轻体力活动后明显气促,伴活动耐力下降,来院住院检查发现原来肺病肿瘤病灶再次增大,并且压迫到陈大爷的气道从而引起气促。
陈大爷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中央型肺癌伴右肺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右肺门、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经呼吸内科、肿瘤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多专科联合会诊(MDT)后,考虑右肺占位性病变为肺恶性肿瘤并大气道侵犯狭窄,右主支气管恶性肿瘤堵塞大气道引起体力耐力下降,建议进行呼吸介入治疗。
呼吸内科主任宋静医师团队将病情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择期进行“气管镜下电热圈套器套切除术+热消融术”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这项技术不仅创伤小,还能够快速解除气道阻塞,明确气道内肿物性质。
气道肿物切除后,陈大爷生命征平稳,活动后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呼吸状况改善,为后续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呼吸介入手术在恶性气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呼吸内科宋静主任医师介绍到:呼吸介入技术是指在内镜、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超声、MRI等影像技术的引导下,使用各种微创工具经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创口对呼吸系统病变进行诊断或治疗的一大类技术集成。近年来,肺癌的呼吸内镜介入治疗飞速发展。对于晚期肺癌,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应用是处理肺癌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目前激光、电凝、氩气刀、冷冻消融术及光动力疗法等气道内肿瘤消融术、球囊扩张及气道内支架置入术已很成熟,且在临床广泛应用;支气管内近距离治疗及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恶性气道梗阻。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经支气管镜射频消融术也是近年来新兴的技术,目前也在日趋完善。此外,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也可以处理肺癌的相关并发症,如气管或支气管食管瘘、肺癌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
南医呼吸内科介入诊疗开展范围
腔内良恶性病变诊疗:肺癌纵膈淋巴结分期,腔内良性及恶性病变的诊治,腔内各种治疗技术(消融、光动力、放射粒子、球囊扩张、支架技术等)。
肺部结节病变诊疗:肺部结节经支气管及经皮活检技术;肺部结节的综合评估。
胸膜疾病的诊疗:胸膜疾病的诊断;胸膜疾病的治疗(顽固性胸水的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