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心脏血管外科

科室文化

送你一朵小红花

肺康复,人文

作者:肖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2日 点击数:
摘要:

在南海区人民医院胸外科的病房里,有一朵小红花,它承载着爱与希望,温暖着一个特殊患者的心。这朵小红花,是护士们对患者张阿姨的鼓励,也是她康复路上的小小勋章。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张阿姨被推进了病房。她眼神中带着迷茫和不安,或许是长期患病的折磨,又或许是对手术的恐惧。她反复咯血一年多,辗转多家医院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这次,她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我们医院。经过多学科团队(MDT)讨论,考虑到她的病情复杂,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然而,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面对家属的坚持,医疗团队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后,决定尊重家属的意愿,为她进行手术治疗。

张阿姨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在家还要照顾两个小孩,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照顾她。因此,护理工作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护士和护工的肩上。但护士和护工们并没有丝毫抱怨,反而更加用心地照顾张阿姨,把她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

术前的准备是漫长而细致的。张阿姨智力低下,语言表达存在障碍,平时只能发出单音,对于医护人员的指令理解困难,甚至有些抗拒。但护士和护工们用爱心和耐心,一点一滴地去温暖她的心。每天,护士们都会来到她的床前,用温柔的语气和她交流,试图让她放松心情。她们知道,对于张阿姨来说,理解比命令更重要。于是,她们用简单的手势、夸张的表情,甚至生动的比喻,帮助她理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WPS图片(2.png

当需要她完成有效咳嗽时,她总是不配合,甚至会因为害怕而哭闹。这时,护士们会轻轻地握住她的手,用温暖的微笑安抚她:“张阿姨,你看,咳嗽就像是把身体里的坏东西赶出去,这样你就会舒服很多。”然后,她们会示范给她看,一步一步地引导她去完成。每一次她成功地完成一次有效咳嗽,护士们都会给她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朵小红花,就像是她心中的小太阳,让她在恐惧和不安中找到了一丝温暖和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和护工们还密切关注着她的身体状况。她的咯血情况时好时坏,每一次咯血都会让她们的心揪在一起。她们会迅速地为她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安慰她不要害怕。她们知道,对于张阿姨来说,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恐惧是相互交织的,只有同时缓解这两方面的问题,她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护士们还为她和家属进行了详细的术前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流程、可能的风险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她们知道,只有让家属充分了解病情,才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而对于张阿姨来说,虽然她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内容,但护士们的耐心和细心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安全感。

手术当天,张阿姨被推进了手术室。虽然她智力低下,但或许是感受到了护士们的关爱,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哭闹,而是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张阿姨终于被顺利推出手术室。手术后,病房里弥漫着一种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护士们知道,接下来的康复过程对张阿姨来说至关重要。由于张阿姨的女儿忙于照顾自己的孩子,无法时刻陪伴在她身边,护士们便承担起了更多照顾她的责任。她们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病情观察,密切关注她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确保她的身体状况稳定。

术后康复过程中,张阿姨还面临了疼痛的挑战。手术后的伤口疼痛让她在活动和训练时感到不适,甚至有些抗拒。护士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她们通过评估张阿姨的疼痛程度,采取了多种方法来缓解她的疼痛。除了按时给予止痛药物外,护士们还采用了冷敷、按摩等物理疗法,帮助她减轻疼痛。同时,她们还耐心地讲解,让张阿姨明白疼痛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鼓励她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WPS图片3.jpeg

WPS图片5.png

WPS图片6.png

WPS图片7.png

WPS图片8.png

张阿姨的咳嗽排痰非常困难,她常常因为痰液堵塞而呼吸急促,甚至出现面色发绀的情况。护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们耐心地鼓励她拍背排痰,一边用手轻轻拍打她的背部,一边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她:“来,跟着我一起,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出来。”在护士们的帮助下,她逐渐学会了如何通过拍背来促进痰液排出。但有时候,痰液过于黏稠,她自己根本无法咳出,护士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拿起吸痰器,为她进行吸痰操作。每一次吸痰,护士们都小心翼翼,尽量减少她的不适感。而张阿姨也渐渐习惯了护士们的帮助,她会在护士吸痰后,用天真无邪的眼神看着她们,仿佛在说:“谢谢你们。”

为了更好地促进张阿姨的康复,医生们还邀请了营养科和康复理疗科的专家进行会诊。营养科的医生根据她的身体状况,为她制定了详细的营养计划,确保她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恢复。康复理疗科的治疗师则为她设计了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护士们在日常护理中,也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帮助她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肢体按摩、关节活动等。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张阿姨的康复进程逐渐加快。

在术后康复的过程中,张阿姨因为对护士们的信任,逐渐学会了呼唤她们的名字“阿珍,阿媚”,这不仅是她语言能力的进步,更是她对护士们深深信任和依赖的体现。每当她呼唤“阿珍”“阿媚”,护士们都会立刻来到她的身边,给予她温暖和帮助。这简单的名字呼唤,成为了病房里最动人的声音,也成为了张阿姨与护士们之间特殊的纽带。

随着身体状况的逐渐好转,护士们开始鼓励张阿姨下床活动。起初,她因为身体虚弱,不敢尝试,护士们便耐心地握住她的手,一步步引导她从床上坐起,再到床边站立。当她第一次成功地站在地上时,护士们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并送给她一朵小红花。这朵小红花仿佛给了她无尽的力量,让她更加自信。

当张阿姨能够稳定地站立后,护士们便开始帮助她进行简单的行走训练。她们用轮椅推着她在病房走廊里慢慢移动,让她逐渐适应行走的感觉。每次训练结束后,护工阿姨都会陪她坐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或是楼下花园里晒太阳。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护士们和她一起聊天,分享有趣的故事,让她在康复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晒太阳不仅有助于身体恢复,也让她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张阿姨终于可以出院了。在出院的那天,她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护士们为她准备了一份小礼物,里面有一个宣肺止咳香囊,一盒棒棒糖,还有一些康复训练的小道具。她们详细地向家属们交代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药物服用等,并且嘱咐他们要定期来医院复查。

张阿姨紧紧地拉着护士们的手,虽然她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依依不舍。护士们也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微笑着对她说:“张阿姨,你要加油哦,我们会一直关注你的康复情况,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好。”张阿姨听了,开心地笑了,然后又竖起了大拇指。

出院后,护士们并没有忘记她。她们定期给她打电话进行随访,了解她的康复情况。每次听到她声音中透露出的喜悦和自信,护士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欣慰。她们知道,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张阿姨在她们的关爱和守护下,正一步步走向康复之路。

这次对张阿姨的护理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护士和护工们用爱心、耐心和专业,为她撑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她们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在她们的精心呵护下,张阿姨从一个脆弱、无助的患者,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希望和自信的人。

这朵小红花,是护士们对张阿姨的鼓励,也是她康复路上的小小勋章。它见证了张阿姨的努力和成长,也见证了护士们的爱与责任。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奇迹。这朵小红花,不仅是对张阿姨的鼓励,也是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最好诠释。

WPS图片9.png

微信截图_20250416143152.png

微信截图_20250416143250.png

录入:心胸外科主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