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刷牙姿势都错了!不仅刷不干净,还可能毁了半口牙
说到口腔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受罪。
因此,为了保持口腔健康,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坚持早晚刷牙,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被口腔问题困扰,牙龈出血、牙结石、口臭、龋齿、牙周炎等都非常常见。
这时候,你就得考虑一下:每天刷牙,是否真的用对了方法?
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出:我国有超过半数的人都达不到有效刷牙!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错误刷牙方式。
5种不正确的刷牙方式
当心越刷越受伤
1.横着刷牙
你拿着牙刷,是不是就像握着钢锯一样,横着刷牙?
横着刷牙尤其是长期横着用力刷牙,很容易导致牙齿出现“楔状缺损”,也就是牙齿根部有一条横槽,严重的甚至可以用手指甲抠进去。而且随着缺损的加深,会出现牙齿酸痛,甚至伤害到牙齿中央的牙髓(牙神经),引起神经痛。
2.刷牙“力大如牛”
很多人认为,在刷牙的过程中力度越大,刷得越干净。
但实际上,牙齿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坚硬,太过用力反而容易造成牙龈出血、牙龈损伤,甚至牙龈萎缩。
3.刷牙只刷牙尖
牙尖就是牙齿尖端,平时我们说话、微笑露出最多的部分。有的人认为牙龈比较“脆弱”,于是刷牙时避开牙龈,只刷牙尖,这也是错误的。
牙齿最需要清洁的部位,不是牙尖,而是牙齿接近牙龈的部位。因为这里容易聚集食物残渣与牙菌斑,如果长期不清理,就会慢慢形成牙结石。
此时,牙龈容易发炎、出血。而牙龈出血后,你又会避开刷牙龈,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口腔卫生越来越差。
4.不刷舌侧、舌苔
每颗牙有五个面,即唇侧、舌侧、咬合面及牙间隙的两个邻面,但有小部分人会把舌侧面给遗忘掉了。
舌侧是唾液腺出口附件,唾液中的矿物质很容易在菌斑上存留,这容易使下排门牙舌侧面成为牙结石的高发区。所以我们刷牙时,不要忘了刷舌侧面。
此外,我们的舌头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像个地毯,甚至是比牙齿更好的细菌“培养皿”,所以刷牙时也不要忘了轻轻刷刷舌苔,有助于清除口气。
5.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刷牙就像每天在走过场,挤上牙膏在嘴里转一圈,漱漱口就完事了,这其实是无效刷牙。调查显示,大多数人的刷牙时间都不足1分钟,会使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有效刷牙是保证3分钟,牙齿才能更好地面面刷到。
6.不用牙线
单纯的刷牙只能清除约65%的牙菌斑,剩下的35%藏在牙缝隙、部分牙龈缘下。
长期不清洁,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就容易变成牙石,导致邻面龋等口腔问题。而且邻面龋不易发现,一般察觉时很可能已经蛀了不小的洞了。
建议饭后使用牙线,尤其是晚饭后。
牙线使用方法: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隙,可选择牙线架或卷轴型牙线,使牙线拉锯式进入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紧贴一侧牙面呈“C”字形包绕牙齿,上下刮擦牙面,再以同样方法清洁另一侧牙面。建议每天使用牙线,尤其晩上睡前要清洁牙齿缝隙。接受牙齿矫正的青少年,还需要使用牙间隙刷辅助清洁牙面。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洁治一次
龋病和牙龈炎是青少年常见口腔疾病,可引起牙痛、牙龈出血等症状。青少年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口腔问题,早期治疗。
洁治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软垢、牙菌斑和牙石,让牙龈恢复健康。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洁治。
水平颤动拂刷法
①将刷毛末端指向牙根方向,与牙面呈45度角,
②放在牙与牙龈交界处,短距离水平颤动5次,
③转动牙刷柄,沿牙齿长出的方向拂刷牙面,每个牙面都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