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啊,我的体检报告显示HPV阳性了,我是不是得了宫颈癌啊?”
近日,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妇科门诊遇到这样的一位患者,在最近的一次妇科检查中显示HPV阳性,看到这个检查结果,她焦虑难安,不明白自己明明很爱干净,怎么会感染HPV啊,还那么年轻,要是得了宫颈癌该怎么办啊?
其实妇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拿着检查报告为HPV阳性的结果惊恐万分,生怕自己感染了HPV后会得宫颈癌,但是,别怕,感染HPV≠得宫颈癌。今天,妇科医生叶国将详细和大家进行科普。
HPV到底是什么?
HPV病毒又称人类乳突病毒(或人乳头瘤病毒),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一共有200多种分型,感染后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症状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宫颈癌等。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一次染过HPV,有些人甚至会多次感染。绝大多数感染为一过性的,并且没有临床症状,在1年内凭借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掉感染的HPV。
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不一定!
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感染了高危型HPV才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型等。可能导致女性的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等,男性的肛门癌、阴茎癌等。HPV16/18的长期持续感染诱发癌变的风险最高!
低危型HPV包括:HPV6、11、40、42、43、44、54、61、70、72、81、89等,主要引发外生殖器如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
那感染了高危型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也不一定!!
刚才我们说到,感染高危型HPV才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由HPV引起。其中宫颈癌中约70%与HPV16和18型相关。虽然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存在强烈的因果关系,但并不是一沾上它,就会得宫颈癌,只有长期的、持续的、高负荷地与HPV亲密接触,才会引起宫颈的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高危型HPV的致癌过程会经历:
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癌症,这个过程通常要经历几年或者十几年左右。在这期间,即使感染了高危型HPV,也有可能自愈或者通过治疗而终结。
我到底是怎么感染上HPV的?
很多人会担心,和恋人亲亲会传染吗?厕所、马桶的水溅到会传染吗?经常出差,住宾馆床单会不会感染?夏天去公共水域游泳会不会感染?
其实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它能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损伤,进入接触者的皮肤黏膜中。
当然,还有直接/间接接触传播,比如跟其他人共用HPV污染的物体,如剃须刀、毛巾、坐便器、泳池,衣物等可能会传播HPV病毒。
还有母婴传播,母亲生殖道的HPV病毒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播至婴儿口腔内,但是这种情况,发病的少之又少。
最后还有医源性传播,比如通过接触患者病变部位及分泌物感染,多见于医务工作者。
所以对于HPV感染我们虽不必过度惊慌,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哦!
接种HPV疫苗可以完全保护我吗?
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阻止HPV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除此之外,还需要:
1、注意性生活卫生,防止过早性生活,避免多个性伴侣,HPV感染者使用安全套;
2、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
3、做好避孕,减少流产次数;
4、注意生活卫生,勤洗手,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
5、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现在有那么多种疫苗,我该选择哪个呢?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HPV疫苗分为三类: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
二价HPV疫苗含有最主要致病的高危亚型16型和18型抗原,这两种型别与70%的宫颈癌相关;其中进口HPV二价疫苗是唯一获诺贝尔奖生产工艺的HPV疫苗。对所有高危HPV感染引起的CIN3+(宫颈癌上皮瘤变3级及以上病变)总体保护效力高达93.2%,并且对于31/33/45三种高危型别也具有交叉保护。
四价HPV疫苗共保护四种型别,在二价基础上增加了HPV6和11两种低危亚型抗原,HPV6和11亚型与90%的生殖器疣等疾病相关。
九价HPV疫苗在四价疫苗基础上增加了31、33、45、52和58高危型别抗原。九价疫苗中的16、18、31、33、45、52和58型别与90%宫颈癌相关。
三类疫苗均有较好的预防宫颈癌效果,可根据疫苗种类、可及性、方便性和价格进行自愿接种。关键是尽早接种,尽早预防,千万不要苦等高价疫苗,以免耽误了最佳的接种时机。
给大家的建议:从HPV感染到宫颈癌致病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建议大家尽早接种疫苗,不要等待,早接种才能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