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海区的王阿姨因为反复咳嗽1年多,四处寻医治疗效果不好,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门诊完善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囊性病变”,考虑患者病情特殊遂由门诊收入院行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呼吸科团队发现肺部多发囊腔病变伴结节,符合该影像特征的疾病有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淀粉样变,轻链病,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分继发和特发的,继发常见于干燥综合征,追问病史,患者多年口干眼干,口腔龋齿,根据这一线索,我科立马开展一些列检查。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炎症指标、感染四项、肿瘤标志物、呼吸道病原学、免疫球蛋白等未见异常。自身抗体谱+红斑狼疮定量:SSA/Ro60kD:71.00(++);SSA/Ro52kD:8.00(++)ANA:>500 AU/mL,最终我们考虑诊断“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干燥综合征”,给予口服激素等对症治疗后,王阿姨咳嗽症状好转出院。
什么是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是一种良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在肺部浸润。LIP通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LIP,如HIV病毒和EB病毒。LIP也属于IIP中的一种,原因不明,治疗同SS-LIP。
临床表现
LIP症状通常呈隐匿性发作,症状持续时间通常在明确诊断前2个月至12年不等,通常超过3年。LIP可能为偶然诊断,大多数患者在劳累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干咳症状,但也可能会出现胸膜炎性胸痛和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疲劳和盗汗等。
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排除潜在感染,但对LIP患者无特异性,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肺活检(SLB)来确认诊断。对于有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HIV阳性儿童,则可能不需要进行此项检查。在确定LIP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后,应对潜在的自身免疫或免疫缺陷状态进行彻底评估。
治疗
LIP的病程多变且不可预测,患者可能预后良好或无症状。目前无十分明确的治疗方案,有研究提示使用类固醇免疫抑制或细胞毒疗法可能有效。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宋静主任医师介绍到:LIP是一种罕见的局限于肺部的良性淋巴增生性疾病,通常与潜在疾病相关。在确定诊断时,识别潜在疾病(如结缔组织病、感染)并将LIP与恶性肺淋巴增生性疾病(如淋巴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虽然关于治疗方案的数据很少,但类固醇疗法最常用。
科室介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佛山市南海区“十四五”医学特色专科,是南海地区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专科,在整个佛山地区有较高学术的地位。科室学科梯队完整,人员配备齐全,现有医生16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11名。科内含呼吸重症监护室10张床位,开放床位104张,并配备呼吸内镜室、肺功能室。拥有先进的重症监护仪、进口的多功能有创与无创呼吸机、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以及各种先进的内镜下冷热治疗仪、进口肺功能检查设备。每年门诊量达76000人次,住院患者达23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