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杭州的一款特殊饮品——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火出了圈。而今年,浙江省中医院又推出乌梅汤2.0版本更是火爆一时,成功让中药代茶饮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那么,乌梅汤为什么有如此魅力呢?
其实乌梅汤最早出自明代方贤著的《奇效良方》里面,它里面主要的成分是乌梅、甘草、山楂、陈皮,主要起到生津止渴、行气开胃的功效。而乌梅汤2.0版在原来的基础上去掉了陈皮,加入了荷叶和丹参两味药材,所以又被称作乌梅荷叶饮,经过改良后除了色香味俱全外功效更佳。
因为乌梅汤所用的药方简单,一般人都可以在家里制作,但在药材的选用上我们就要注意了。据南海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潘志鹏主治医师介绍,山楂要选择干的,乌梅要选用乌黑发亮肉质较厚,核要比较小而且要干湿适中,如果乌梅变霉了,喝起来会有一阵“陈旧”的味道,建议不要再饮用。另外荷叶能降血脂,丹参又可以活血,所以2.0版本的乌梅汤除了有解暑化湿的作用,还有降脂、减肥的功效。
乌梅汤2.0版本配方
虽然乌梅汤对我们身体有这么多好处,但也不是适合每个人喝,有三类人群就不适合了。第一类,本身湿气比较重、舌苔比较厚腻或者满面油光、脸上容易长痘痘的人群;第二类,本身排便不畅、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脾胃虚寒的人群;第三类,就是容易腹泻或者胃肠道比较敏感的人群。除特定禁忌的人群不宜饮用外,我们在饮用乌梅汤时还要注意适度,是药就有它的偏性,不能像饮料一样多喝,医生建议大概一天喝2到3次,一周大概喝3到4次。
炎炎夏日无论是选择中药代茶饮还是保健养生,中医都讲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选择合适的药方。中医的体质分为九种,广东人多数是痰湿和湿热的体质,这跟广东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炎热的气候有关。如果我们想夏季养生的话,从中医的角度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注意饮食,燥热的东西不能吃,尽量清淡一点不能太寒凉;第二,作息方面,夏天最好早上6点左右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避免熬夜伤了阳气;第三,进入空调房要适当添衣,避免着凉。
夏天调理身体,我们还需注意一些养生误区。据南海区人民医院中医治未病科黄深荣副主任中医师介绍:“日常接诊中很多病人说自己热气上火,但经过把脉问诊之后,发现他们的根源是脾虚而不是热气,因为脾胃虚导致体内运化差,所以患者说的热气其实是虚火。老人和小孩他们的脾胃比较虚弱抵抗力差,在饮食方面,夏季更要注意脾胃的健康,可以煲一些汤水健脾胃。”
黄深荣医生就推荐一款“四神汤”:“淮山、芡实、云苓、莲子各10克,如果觉得味道难喝的话,可以加一些瘦肉、排骨一起煲,老少咸宜。”
四神汤配方
除了“四神汤”,潘志鹏医生也推荐了两款茶饮:“第一款是三宝茶,用菊花、陈皮、普洱各5克,用沸水冲泡就可以了;第二款是荷叶山楂茶,用干荷叶、山楂各15克、陈皮5克,用500毫升的水煮沸,然后再泡30分钟就可以饮用。两款茶饮可以起到消食化滞、降脂减肥的效果。但还要根据个人体质去选择合适的茶饮品,毕竟它是以药代茶。”
三宝茶配方
荷叶山楂茶配方
夏季养生除了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还可以借助天气炎热的特点运用外治的疗法,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黄深荣医生说:“7月5日开始,治未病科和中医科推出三伏贴,还可以做艾灸,还可以开一些中药来提升阳气。”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还可以做一些养生操来增强体质,例如“八段锦”。
三伏贴
八段锦
夏季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饮食的调理,还要进行适量的运动。通过冬病夏治手段,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病力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对预防慢性疾病,减少冬病复发有着重要意义。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耀雄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文桥、黄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