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悄然下降?警惕耳硬化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浏览次数:


一、什么是耳硬化症 ?

耳硬化症又称为“耳海绵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特征是致密骨组织的交替吸收,代之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变性及骨质增生,导致镫骨足板活动受限,影响声音的传导造成听力减退该病以20-50岁中青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202410302041557112.Png

 


二、耳硬化症的病因?

尚未明确,可能因素有:

1.遗传性因素:54%有家族史,半数以上病例发现异常基因。

2.内分泌紊乱因素:本病多见于青春发育期,以及女性发病率高。且于妊娠、分娩、绝经都可使病情发展加快。

3.骨迷路包囊发育因素

4.自身免疫因素及其他


 

三、耳硬化症有哪些类型?

如果病变在内耳近前庭窗处,出现灶性疏松即骨头不再硬,甚至会被血管或者疏松的组织代替,替代后又发生硬化,可导致镫骨活动受限至消失,此为镫骨性耳硬化症,在临床上最常见,表现为传导性耳聋为主,并且是有正常鼓膜成人进行性传导性耳聋最常见的原因。如果病灶发生在蜗窗、蜗管、半规管及内听道骨壁,则可损伤血管纹及感觉毛细胞,

出现眩晕及感音性听力障碍的成分,此为耳蜗性耳硬化症。同一病例中,两种类型可同时存在


202410302041552659.Jpeg

耳硬化症病灶示意图

 


四、耳硬化症的表现是什么?

  1. 听力减退无任何诱因的双耳同时先后出现进行性听力减退。最初听力减退轻微,发展速度缓慢,逐渐加重,患者常难以确定起病时间。外伤、过劳、烟酒过度、妊娠等可致听力减退显著加剧。

  2. 耳鸣: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常见“嗡嗡”的低音调耳鸣,多数与耳聋同时出现。

  3. 韦氏误听:不少患者在喧闹环境中反较在安静环境下的听觉为好,临床将此现象称为韦氏误听现象。

  4. 眩晕:少数患者在头部活动后出现轻度短暂眩晕,可能与半规管受累或迷路水肿有关。

  5. 自听增强现象:患者自语声小,咬字吐词清晰。


 

五、辅助检查


202410302041551695.Gif


耳镜检查:鼓膜完整,标志正常,部分患者可见后上象限透红区,为鼓岬活动病灶区粘膜充血的反映,称为Schwartze征,提示耳硬化症处于活动期。

纯音测听:听力下降的程度与耳硬化症的阶段有关,早期一般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后期可为混合性聋。

骨导在2kHz可有明显下降,称为卡哈切迹(Carhart notch),系由镫骨固定所致。


202410302041551550.Png


鼓室功能检查:鼓室图A型曲线,有鼓膜增厚或萎缩者可表现为As型曲线;镫骨肌反射常常不能引出。

颞骨CT检查:应排除听小骨及内耳发育有无畸形,晚期耳硬化症病例,可以观察到镫骨底板增厚、迷路包囊骨影欠规则;耳蜗型可见到耳蜗“双环征”。

 


六、耳硬化症该如何治疗?

观察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矫治因镫骨固定而造成的传音障碍,以恢复或改善听力。

不宜手术或不接受手术治疗的硬化症患者,可根据残余听力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对于耳蜗型耳硬化症、极重度听力下降的患者,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202410302041559110.Png


温馨小提示:如果感觉耳朵不舒服、听力有下降,一定要尽早前往耳鼻咽喉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