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那些事儿:掏还是不掏,这是个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8日 浏览次数: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闲暇时,总爱用棉签或挖耳勺在耳道里探寻,享受着那片刻的放松与畅快;也有人因为用力过猛,或是工具使用不当,导致耳朵疼痛、发炎,从此对掏耳朵心怀恐惧。

耳朵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耵聍的自然分泌是耳道的一种保护机制,然而耵聍的过多或堵塞可能会引发耳朵不适,因此当耳朵有耵聍时,我们应如何处理?


(1)耵聍的形成

202501281212215659.Jpeg

202501281212213297.Jpeg

(图一、二)耵聍栓塞


“耵聍”俗称“耳屎”,它是由耳道皮肤的腺体分泌的一种黏液混合脱落的上皮细胞以及进入耳朵的灰尘、皮屑等杂质形成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大多数人属于干性耵聍,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202501281212217120.Jpeg

202501281212217103.Jpeg

(图三、图四)通畅的外耳道


(二)耵聍对人体有危害吗?

202501281212222490.Jpeg

耵聍是自然分泌的保护耳道的物质,还具有黏附外物(如尘埃、昆虫等)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通过咀嚼、张口等生理活动可自行脱落排出。然而有些人的耵聍腺分泌较旺盛或耵聍性状黏稠,不易排出;若耳道的自洁机制受阻、耳道过窄或挖耳方法不当,使耵聍推入耳道深部积聚,形成栓塞,这种情况可引发耳道炎症及听力障碍等问题。


(三)怎样正确对待耵聍呢?

202501281212225387.Jpeg

外耳道耵聍未完全栓塞者,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因此无需特别处理。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或耳堵塞感等症状,请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若耵聍体积较小或呈片状,可通过耳用膝状镊或耳用钳取出;若耵聍较硬,难以直接取出,可先用碳酸氢钠溶液滴耳,待其软化后再清理。

掏耳屎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实则暗藏诸多学问。耳屎作为耳朵的 “忠诚卫士”,有着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切不可盲目、过度地去清理它。当确实需要清理时,勿用力挖耳及深挖,防止伤及鼓膜。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或公共采耳工具,减少感染真菌或其他疾病的机率。耳部不适,勿盲目用药,请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