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一根牙签“穿越”消化道3天——我院内镜中心成功完成高难度小肠镜下异物取出术
异物穿破消化道(如食管、胃、肠)是一种紧急医疗事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我们生活当中,常见异物类型为以下几类——
尖锐异物:鱼刺、鸡骨、牙签、针、钉子等。
腐蚀性异物:纽扣电池、强酸/碱化学品(如清洁剂胶囊)。
大块异物:硬币、果核、玩具零件等。
食物团块:未嚼碎的肉块、年糕等黏性食物。
异物穿破消化道的危害如下:
1. 消化道穿孔
尖锐异物直接刺穿消化道壁(如食管、胃、肠),导致内容物(胃酸、食物残渣、细菌)泄漏到腹腔。可引发*腹膜炎、腹腔脓肿,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
2. 出血
异物划破消化道黏膜或刺穿血管(如食管旁大血管)。可导致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尤其是食管穿孔可能损伤主动脉,致死率高。
3. 邻近器官损伤
食管异物可能刺破气管(导致气胸)、心脏或大血管;肠道异物可能刺破膀胱、子宫等导致多器官损伤,需紧急手术修复。
“医生,我误吞了根牙签3天了……”近日,一位来自深圳的46岁男性患者因误吞入牙签导致腹痛急匆匆走进我院就诊。患者因在当地医院无法取出,经朋友介绍辗转来到我院胃肠外科。谁也没想到,这根不足7厘米的牙签竟在其小肠内“潜伏”超过72小时,险些引发消化道穿孔!患者到院后,立即给与行腹痛CT检查,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至空肠近段条状高密度影,结合病史,考虑为异物,局部疑似位于肠道外,伴周围局限性腹膜炎表现,邻近腹腔未见明确游离气体。
此牙签一端已经穿破小肠壁,此时异物已随肠道蠕动深入小肠上段,传统胃镜鞭长莫及,若开腹手术将造成较大创伤。经我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麻醉科紧急MDT会诊,决定采用用全麻下行小肠镜异物取出术。
面对这一“深藏不露”的特殊病例,内镜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为患者开启全流程绿色通道:
✅精准定位:采用双气囊小肠镜技术,经口进镜2米抵达小肠
✅惊险一刻:发现牙签尖端已刺破肠黏膜,周围形成明显水肿
✅ 毫米级操作:采用专用圈套器及钛夹联合,拔除异物并有效封闭创口
“就像在曲折的隧道里用镊子夹头发丝!”主操作医生形容。历经多次尝试,最终将整根牙签完整取出,破损肠壁同步进行钛夹封闭。
本次手术集结消化内镜、内镜中心、麻醉科、胃肠外科多学科力量。多学科护航,无创化解危机!体现南医胃肠中心团队强大的实力与合作共赢给患者带来的良好结局。
✅麻醉护航:全程全麻监护保障患者安全
✅外科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穿孔风险
✅护理协同:精密配合器械递送与生命体征监测
“小肠异物取出成功率仅60%,这次成功得益于团队的毫米级默契。”消化一区伦伟健主任表示。小肠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小肠部位的病变。由于小肠位置深、长度长(约5-7米),传统胃镜和结肠镜无法到达,因此在以下情况下需使用小肠镜:
一、诊断性适应症
1.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2. 怀疑小肠肿瘤
3. 慢性腹痛或腹泻
4. 吸收不良综合征
5. 小肠梗阻或狭窄
6. 遗传性疾病监测
二、治疗性适应症
1. 止血治疗
2. 息肉切除
3. 狭窄扩张或支架置入
4. 异物取出
5. 病理活检
从误吞到成功取出,这场“消化道追踪战”不仅展现了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内镜技术的精准高效,更体现了多学科协作救治急危重症的综合实力。内镜中心将持续以“镜”益求精的技术,为患者筑起无创诊疗的坚实防线!
供稿:晏芳
审核:沈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