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主要为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负责提供能量,是获取能量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
很多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吃主食会让血糖增高,应吃得越少越好,甚至可以不吃。
吃主食确实会让血糖升高,但少吃或不吃主食实在不可取,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的营养治疗,长期选择极低能量、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式,当机体总能量摄取不足时,不仅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的过多分解,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肌肉、肝、肾、心脏等器官的蛋白质也可能被消耗;同时脂肪在体内分解代谢,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缺少碳水化合物使脂肪酸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过多的酮体,以致酮体累积,引起酮症;考虑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习惯,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1]。
除此之外,还易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血糖在经受如此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极为不利。
正确做法
1.粗细搭配
主食粗细搭配[2],不仅增加食物多样性,还可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食物利用率,如白米中放一把糙米、燕麦、绿豆等(适宜比例:全谷物及杂豆类:精白米面=1:2)。
2.优先选择低GI食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摄入后引起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内,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可反映出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高GI食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此类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的高。
中GI食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介于55~70。
低GI食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
3.建议根据个人病情,在专业的营养师的指导下摄入适宜的碳水化合物。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