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二区/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

特色技术

给心脏的装备“升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6日 点击数:
摘要:


78岁的老叶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多年,头晕、气促症状已是“家常便饭”。十余年前就曾因“心动过缓”导致反复头晕、晕厥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长期规律服用药物,先前尚能部分控制症状发作;但近1个月来,老叶的症状随着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加重,心衰症状也愈发加重,低血压休克,心脏会“跳”,但根本“无力”“跳”,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于是,患者来到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脏医学中心二区住院治疗,张彤主任医生针对患者情况,开始了逐步的检查和调整用药方案。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通过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受静脉从周围组织脏器输送回心脏的血液。心脏泵血功能衰退,输出血量不能满足身体代谢需要(射血功能下降);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导致身体其他组织淤血肿胀,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表现。根据心脏射血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202404261610553492.Jpeg

 

完善相关的检查后发现,老叶的心电图提示心室起搏心率,但左、右心室收缩已经失去了同步性。超声心动图发现患者的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且收缩功能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仅为33%(正常情况下不应低于50%-55%),这意味着患者心脏的收缩能力已严重受损。


202404261610552076.Png

 

202404261610552472.Png

 

老叶心脏收缩功能的下降已经导致严重低血压,甚至不能脱离血管活性药物的地步。即使能用升压药维持血压,但药物副作用增加的风险让老叶的病情仍然反复。

 

综合上述情况,心血管内科二区张彤副主任医师分析认为,患者低血压是由于心脏收缩功能差,心脏收缩不协调导致的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加上患者既往已安装有带有起搏功能的起搏器,于是决定为患者的起搏器“升级”: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CRT-D)。


CRT-D是一种特殊的心脏起搏装置(三腔起搏器),适用于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35%、心电图QRS间期≥150毫秒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它可以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状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本例患者无法耐受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且症状仍然进行性加重;因此符合植入CRT-D的指征。


CRT-D如同常规的心脏起搏器,分为脉冲发生器和导线这两大部分(如下图所示)。脉冲发生器相当于整个起博系统的“大脑”和“电池”,负责感知起搏信息和发放电刺激,它体积小巧,被放至于锁骨下方的皮下组织中,手术切口小。由脉冲发生器发出3支电极,通过静脉系统被牢牢固定在心脏内部,其末端分别位于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冠状窦)。


在CRT-D系统中,左心室电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患者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严重不同步的现象,而通过左心室电极的刺激、可以使双侧心室重新恢复相对同步的收缩运动,这是CRT-D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原理。除此以外,位于患者右心室内的电极除了起搏作用,还可以发挥“除颤”功能,当患者出现致命性的恶性心律失常时,位于右心室的除颤电极则可以发挥抗室性心动过速、以及除颤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猝死风险。

 

 通过“升级”原来的起搏器,老叶的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脏射血分数又原本的33%恢复到了正常人水平的63%!老叶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走路也基本不再气促。


 

在植入CRT-D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并进行心脏起搏器程控检查,以了解CRT-D的工作状态、剩余电量等重要信息,同时医师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系统的工作参数,以最大程度地优化其工作效率,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提高心衰病人的生活质量。

 

 

录入: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