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一咳嗽、打喷嚏就漏尿……得了这个病,很多女性选择忍
家人们
你经历过什么社死瞬间?
要我说
尿裤子绝对算一个
小孩出糗
还能嘻嘻哈哈把裤子藏起来
那如果是大人呢?
对一些女性来说
打个喷嚏、咳嗽一声、开怀大笑
这些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瞬间
都会不由自主地
漏尿
据统计,中国成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18.9%。
也就是说,每100个成年女性里就有19个存在“一咳嗽就漏尿”的情况。在50~59 岁的年龄段,发病率更是高达28%。
传统观念强的女性会觉得这种病难以启齿,于是很多患者都选择了默默忍受,害怕被嘲笑。
所以压力性尿失禁还有一个别称叫“社交癌”,是严重影响女性社交活动的疾病之一。
但南南想告诉各位
饱受压力性尿失禁困扰的女性
漏尿很常见,也能治
不必感到羞耻
赶紧去正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01
为什么会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
在生活中,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的是一块名为“盆底肌”的肌群,它位于骨盆底部的封闭盆底,像一张“吊网”一样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
当盆底这个“吊床”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
围绕尿道口的盆底肌失去弹性
就像水龙头滑丝
水管就关不严了
而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有三大危险因素——怀孕分娩、肥胖、衰老。
拿怀孕分娩来说,在胎儿娩出的过程中,阴道会被扩大到平常的数十倍,因此很容易导致盆底肌的损伤。据统计,80%以上的妈妈生产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受损。
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尿频、漏尿、性交疼痛、便秘等困扰,长时间的尿失禁导致的细菌滋生也可能引发尿路感染、阴道炎等并发症,必须引起重视。
02
测测你有没有压力性尿失禁
如果你经常“漏尿”、怀疑自己有压力性尿失禁,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的情况自测一下:
�轻度
一般活动以及夜间没有尿失禁,但存在咳嗽、打喷嚏等偶发尿失禁,不需要使用尿垫或纸尿裤。
�中度
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使用尿垫或纸尿裤。
�重度
轻微活动、起立活动或平卧位体位变化时即发生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以及社交活动。
03
得了这病要怎么治疗?
01
盆底康复训练
对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增强尿道平滑肌收缩力的药物治疗,结合盆底肌功能的锻炼,达到增强控尿能力的目的。
尿失禁恢复小妙招——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又称为骨盆运动,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来重复缩放部分骨盆肌肉群从而于改善尿道术后或产后尿失禁症状的运动。随时随地都能做,每天花上10-20分钟,就能轻松改善盆底肌功能。方法如下:
1.平躺式
步骤一:平躺,双膝微曲、并拢,头部平躺。
步骤二:想象着憋尿的感觉,吸气,同时收缩盆底肌5秒左右。如果一开始不很适应,可以2~3秒。
步骤三:呼气,同时放松盆底肌10秒钟。重复之前的动作,10次算一组,每次练习1组,一天3~4组。一段时间后,收缩时间可以增加到10秒。
2. 站立式
步骤一: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呈站立姿势,双手垂直放于身体两侧。
步骤二:夹紧臀部,收紧盆底肌,吸气,同时上提脚后跟,保持5秒钟。此时,你会感觉腹部肌肉是紧绷的,而且稍微向前挺。
步骤三:呼气,脚跟落地,恢复到初始姿势。一上一下为一组,大概重复20组。
锻炼非一日之功,这个方法重在坚持。坚持训练3个月到半年以上,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而对于以上方法效果不佳,或者症状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手术治疗。
02
手术加固盆底
对于重度尿失禁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手术、经腹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等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手术(TVT或TVTO),是目前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流手术方式,通过阴道前壁小切口将一段吊带穿过,并无张力地环绕于尿道中段的下方,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总之
漏尿是女性常见症状
盆底疾病可防可治
出现症状千万不要忍
及时就医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