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佛山首例!半小时,0风险抚平心脏“扑通”乱跳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甚至濒死感
但也有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而一旦被忽略掉
长时间的房颤
会导致心力衰竭、中风等严重后果
中风风险是常人的5倍
因此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近日来到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
治疗的廖婆婆就是这种情况
擅长隐匿的房颤“杀手”
多次就诊揪出病因
72岁的廖婆婆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病史,数月来,她时常感到心慌难受,每次持续1-2分钟,缓解后“一切正常”。由于多次发作,廖婆婆非常紧张,多次来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就诊。
但是背后的“元凶”非常“狡猾”,来医院时都没有心慌症状,普通心电图显示“正常”,因此几次都没有确诊,每次都按冠心病和糖尿病治疗。
但廖婆婆心慌症状依然存在。于是,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心脏医学中心安排她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恰好当晚又出现心慌症状,回放心电图才最终揪出了“幕后黑手”——
阵发性房颤
01
佛山首例
半小时高效完成消融
阵发性房颤是房颤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可能持续一周,但通常会自行恢复正常,这就导致非常容易出现漏诊情况。
如果阵发性房颤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将会转变成持续性房颤,且可能导致卒中等多种并发症。
图源:腾讯医典
面对颇为焦虑的廖婆婆,心脏医学中心二区主任张彤带领团队,为她进行了最新的脉冲消融技术——
佛山首例
花瓣状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麻醉后,张彤主任采用“231”消融策略,在廖婆婆的肺静脉口部和前庭进行脉冲消融,发放脉冲数秒后,导管记录到的肺静脉电位就已经消失!
整场手术消融时间约30分钟,较传统消融的1小时缩短一半。消融后,医疗团队观察了20分钟,并进行了效果测试,发现廖婆婆所有肺静脉均达到电隔离状态。
由于手术是在麻醉镇静状态下进行,廖婆婆没有任何不适记忆,醒来已经躺在病房的床上。术后第二天,她就恢复了正常活动,第三天便欢天喜地出院了。
02
0风险、100%成功
脉冲消融最新技术带来新福音
大多数病人的房颤起源于左心房里的四条肺静脉,所谓消融就是肺静脉隔离,让房颤信号传不出来,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圈,让妖怪出不来。
不同于传统“冰与火”消融技术,脉冲电场消融(PFA)是通过超快高强度电脉冲电场使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孔隙,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从而更高效阻滞电信号的产生及传导,具有高组织特异性、高消融效率、高安全性等特点。
作为最新技术,花瓣状脉冲电场消融导管更是脉冲电场消融plus版——
除了继承了放电时间短、导管贴靠要求低、手术操作更简便等优点,它的脉冲消融即刻成功率高达100%,而心房食道瘘/食道损伤、膈神经损伤、冠脉损伤、肺静脉狭窄等传统消融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
此次手术是佛山第一例
采用国产花瓣状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标志着南医心脏医学中心的技术
又实现重大突破!
张彤主任表示,心脏医学中心每年开展约500例射频消融手术,房颤手术量位居佛山前茅。未来,本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初衷,心脏医学中心将继续积极引进和开展各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让病人不出佛山,也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
「为南医王牌技术点赞」
心脏医学中心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心脏医学中心由一区、二区(含CCU)及三区(含心脏大血管外科)组成,是中国胸痛中心、佛山市唯一标准版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学科。
这是南海首个心脏医学中心,整合了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拥有一支“内外兼修”的心脏救治团队,打造心脏内科介入手术(含综合介入、微创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及心脏外科手术救治于一体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能独立开展目前国内95%的心脏手术,介入手术量位居佛山前三、南海第一。
中心引进了“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二级教授、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宾建平教授作为心脏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另外还引进“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廖禹林教授,以及心内科李波博士、张彤博士,心脏血管内科重症医学戴波博士、心脏外科邱风主任医师等多名高层次人才,配有近百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护心”队伍。
目前,中心能覆盖心血管内科、心脏血管外科所有常见病和危重病,真正实现了内外科专业资源互补,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中心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术、心律失常介入术、冠脉手术为三大王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