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同步三台急诊手术 鬼门关前抢人大战
天气转凉,心肌梗死(心梗)发病增加。急性心梗病人约20%来不及住院便发生猝死,尤其是左主干病变的病人最为凶险,合并心源性休克时死亡率可高达90%。
2024年12月18日上午,1小时内3名极高危心梗病人接踵而至,均有左主干病变,其中两人合并心源性休克。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脏医学中心迅速腾出3间导管室,将病人通过绿色通道直接送上手术台,李波、张彤、杨玲三位主任医师各带一个手术组展开抢救,经争分夺秒、胆大心细的介入救治后,病人安全下台,再经后续内科治疗均已好转出院。
在这个外表平静的医院,时常上演大片式的抢救,但把仅有的三间导管室同步用于急诊救命的大场面还是不多见,回顾起来依然惊心动魄!
戴着枷锁跳舞 主动脉瓣换瓣术后的冠脉手术难上加难
9个月前接受过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的叶叔,突发胸痛至当地就诊,确诊为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由于该院没有在TAVR术后病人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经验,遂在输液用药及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维持血压的情况下紧急转至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
心脏医学中心由李波主任医师主刀,严国森主治医师配台,冠脉造影显示右冠慢性闭塞、左主干重度狭窄,如不解除左主干狭窄,叶叔将难以活命。要尝试解除,又因人工瓣膜的干扰而困难重重。好在李、严二位医师既是冠脉介入高手,严大夫曾一天连上11台冠脉介入手术,他们还是TAVR手术行家,本中心完成的TAVR手术量在全省排位居前。正是凭一专多能的技术和敢担风险的胆略,他们快速将指引导管准确到位,送导丝通过狭窄部,球囊扩张后植入两枚支架,左主干立即变通畅,血流达到理想的三级。经术后治疗,63岁的叶叔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出院了。
死亡线上的左主干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
62岁的张叔因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从外院紧急转至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当时张叔已经手脚冰凉、口唇紫绀,意识模糊,濒死状态。紧急手术是唯一活路,但手术不成功风险极高。在升压药维持下迅速送上手术台,手术团队由张彤主任、邹军主任医师、吴开泽主治医师、曹汝豪住院总医师组成,他们迅速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为患者心脏提供器械支持,本着“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的救治原则,稳中求快,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闭塞、前降支重度狭窄,如不开通,张叔必然没命。张彤主任是冠脉介入的顶尖专家,经验丰富,指挥若定。从张叔入门到导丝通过病变部位的时间仅用29分钟,球囊扩张后解除闭塞,在前降支和左主干植入两枚串联支架,闭塞和狭窄一次解决,左侧冠脉血流完全恢复,送回加护病房后日渐好转,鬼门关前闯一回,张叔顺利出院了。
78岁老伯三支病变堵一支
谢老伯因反复胸痛2天,从外院转至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急诊,杨玲主任医师当即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果断决定走绿色通道为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造影显示谢老伯的左前降支次全闭塞,左主干和右冠脉有中度狭窄,左回旋支重度狭窄,典型的三支病变。考虑患者高龄、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属于极高危,杨主任决定先快速解决罪犯血管:闭塞的前降支,在前降支植入支架后血流恢复,手术用时仅51分钟,解除警报。
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左主干病变的干预风险最高,一旦成功,则获益也是最大的。同步展开三台左主干急诊手术,且取得成功,是不折不扣的大场面。高质设备的保障、召之即来的应急响应机制、成熟术者的数量和质量,都需要深厚的功力。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质量是省里的典范,心脏医学中心冠脉介入人才队伍强大,具备完成单日30台手术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