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脾胰疝外科(普外一科)

保健常识

胆囊腺肌症,你知道多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点击数:
摘要: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正常胆囊粘膜下有罗阿氏窦,一般不到达肌层,但在胆囊腺肌症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

202504161451423473.Png

一、胆囊腺肌症的类型

根据病变累及范围,胆囊腺肌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胆囊壁增厚。胆囊造影时,造影剂可进入罗阿氏窦,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点状阴影。

- 节段型:胆囊壁的一段发生增生,常造成胆囊环形狭窄,狭窄部壁厚超过2mm,边缘不规则。如发生在胆囊颈部,则胆囊呈葫芦状或哑铃状变形。

- 局限型: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多位于胆囊底部,易被误为肿瘤。

二、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胆囊结石和慢性炎症:长期的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可能刺激胆囊壁,导致腺体和肌层增生。

- 激素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胆囊腺肌症,可能与女性激素如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有关,这些激素可能导致胆汁淤积和胆囊壁松弛。

三、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表现

胆囊腺肌症通常隐匿发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 无症状: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

- 腹痛:多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隐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类似胆囊炎、胆石症的症状。

- 消化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脂肪食物不耐受、胃肠胀气、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状。

四、胆囊腺肌症的诊断

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是胆囊腺肌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特点。其敏感度约为65%,对于单纯的胆囊腺肌症,超声诊断率更高。

- CT检查:可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及伸入其内的多个小壁内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

- 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更清晰,可以多序列各个角度成像,其中MRCP检查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胆管和胰管情况,对于诊断胆胰管汇合异常等情况有重要价值。

五、胆囊腺肌症的治疗

胆囊腺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定期观察: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采取定期观察的策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胆囊的变化。

-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针对胆囊腺肌症的特效药物。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消炎利胆类药物,以缓解症状。

- 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包括症状明显的胆囊腺肌症、怀疑恶变或合并其他胆囊疾病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手术方法。

胆囊腺肌症虽然大多为良性病变,但仍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因此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和治疗胆囊腺肌症也具有重要意义。

录入:admin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