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脑病科、老年医学科)

保健常识

  • 发表时间:2025-03-28春天养阳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意思是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此时,我们应遵从自然规律,顺应阳气的生发与舒展,这就叫养阳。养阳的生活保健也是至关重要,注意事项如下: 衣:俗话说:春捂秋冻,意即是:即使春天逐渐转暖,但是不能立即脱衣乘凉,中医理论中,春季阳气渐升,自然界万物复苏,人体阳气也从冬季的潜藏状态开始向外生发。但此时阳气尚弱,过早脱衣,一旦气… [详细]
  • 春三天,路边的木棉花竞相开放,广东民谣“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木棉花开,意味着天气转暖湿,象征漫长的湿热天气即将来到,而木棉花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功有清热祛湿解毒,正确地使用木棉花可以起到解湿困的作用。2010版药典指明木棉花的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归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等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疮出血等症。《本草纲目》称其“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详细]
  • 发表时间:2024-10-22霜降养生知多少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之后就立冬了,乃秋冬之转折点。此时寒意渐渐彰显,很多地区也出现了冷空气,阴气渐生,可见冬日气息。霜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人体的阴阳之气也开始趋向“冬藏”,所以养生要兼顾秋与冬的特色,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这句话是意思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二候草木黄落:意思是大地上的… [详细]
  • 发表时间:2024-09-27熬夜人群调理建议
    又到了开学季,明明刚放完假,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更累了呢?这也许不是作业太多的原因,可能跟你快乐的假期“狂欢”有关。《黄帝内经》中对睡眠有这样的解释:“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入夜后阳气收敛,人的阳气会潜藏到体内;天亮时阳气升发,人的阳气就开始活跃起来。睡眠和清醒是阴阳交替的结果,中医讲究“子午觉”,子时阴盛极,阳始生,象征着万物生命的开端,深睡能守护养育这股初生的阳气,超过晚上11点睡觉,都算熬夜… [详细]
  • 发表时间:2024-09-27滋滋润润过秋天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中,由此暑气渐消,凉爽即至,万物开始进入收藏的阶段,然而,伴随“秋老虎”而来的干燥感对皮肤和脏腑健康都是一种挑战。秋燥伤津,不少人会出现鼻咽干燥、唇焦口干、咳嗽少痰、皮肤瘙痒、甚至大便秘结等“不爽”的症状。中医认为五脏在秋应肺,燥邪最易损伤肺及津液,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咳—食疗滋阴润肺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白露节气… [详细]
  •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节日期间无论是居家休息还是外出游玩,都要注意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在这个充满温馨与喜悦的节日里,大家享受节日美食的同时,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饮食的贴心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1.控制吃月饼的量中秋佳节,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月饼含有较多的油脂和糖份,基本属于高糖、高油、高能量的“三高”食品,… [详细]
  • 发表时间:2024-09-27中秋节与中医学的养生保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这一节日常常被人们与中医学的养生与保健联系在一起。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通过特定的饮食、活动和养生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健康。本文将探讨中秋节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节日里如何进行养生与保健。一、饮食养生中国传统医学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享用丰盛的美食,其中包括柚子、月饼、瓜果和各类传统糕点。这些食物不仅口感美味,还… [详细]
  • 发表时间:2024-09-27中秋节与中医学的养生保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这一节日常常被人们与中医学的养生与保健联系在一起。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通过特定的饮食、活动和养生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健康。本文将探讨中秋节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节日里如何进行养生与保健。一、饮食养生中国传统医学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享用丰盛的美食,其中包括柚子、月饼、瓜果和各类传统糕点。这些食物不仅口感美味,还… [详细]
  • 夏天气候酷热潮湿,中医认为此时人体容易受到“热”和“湿”两大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口干舌燥、失眠多汗、心烦心悸、精神疲倦、肢体酸软乏力等不适。年老体弱的人群,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在这酷热的潮湿闷热的季节里,我向各位长者推荐以下养生汤、代茶饮(也适合一家大小饮用),帮助大家清凉度过盛夏。 冬瓜玉米须汤材料:冬瓜300g玉米须10g薏苡仁20g猪瘦肉100g,食盐适量功效:利尿祛湿适宜人群:水湿内盛的人群,症见肥胖,… [详细]
  • 发表时间:2024-03-21妙用木棉花
     岭南地区的春季湿气重,而木棉花应春而生,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功有清热祛湿解毒的作用,应用木棉花作为药膳可以起到清利湿热作用。 2010版药典指明木棉花的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归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等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疮出血等症。《本草纲目》称其“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 [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21篇文章/共3页